【基础化工】高能源价格对化工品的影响
全球能源价格上涨。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产品价格快速上涨,进而推动化工品原料及能源成本上涨。截至22年3月底,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突破100美元/桶,较15-19年均值上涨128%。欧洲、美国等地区天然气价格也纷纷上涨,截止2月底,欧洲地区天然气售价27美元/百万英热,较15-19年均值上涨360%。
聚氨酯:MDI、TDI国内成本优势愈发突出,MDI供需趋紧景气有望上行。MDI方面,(1)成本端,中国MDI位于成本曲线最左侧,且在全球能源价格普涨情况下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根据测算,能源涨价后中国MDI较边际产能的成本优势高达3500元/吨。(2)供给端,国内MDI开工率近80%,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附近,短期全球多套装置有检修计划,中长期产能增长有限,预计22-23年产量年化增速不及4%。(3)需求端,MDI22-23年需求增速预计为5-6%,聚合MDI国内看冷冻、海外看地产,纯MDI主要看TPU及氨纶。TDI方面,全球产能集中于中国(40%)和欧洲(26%),欧洲综合来看TDI成本上涨6500元/吨(不考虑甲苯价格上涨)。考虑到MDI及TDI均为全球贸易品,全球价格高度联动,海外高成本预计进一步提升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售价。
工业硅、PVC、煤化工:产品成本优势显现,价格有望提升。(1)工业硅方面,能源高价推动国内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有望增加。工业硅属于高耗能产业,电和煤的单耗分别为1.85t/t、12000kWh/t。海外成本最优的装置单位成本在1550美元/吨左右,仍高于国内高成本装置,国内工业硅电力及硅煤成本相较于国外优势明显。(2)PVC方面,分为乙烯法与电石法两种路径,上游分别可追溯至原油与煤炭,我国接近八成的PVC产能采用电石法。根据我们测算,仅考虑电石法与乙烯法核心原料成本差异,当前电石法与东亚乙烯法原料成本差处于2021年的15%分位,较21年平均价差下降超过30%,成本曲线移动下电石法相对优势逐渐凸显。(3)煤化工方面,甲醇、尿素、醋酸的煤头工艺较欧洲及中东气头工艺均有超过1500元/吨的成本优势,而乙二醇及烯烃的煤头工艺相较油头工艺的成本劣势已基本消除,考虑运价后有望带动国内化工品价格上涨。
相关企业:推荐聚氨酯龙头企业万华化学,工业硅龙头企业合盛硅业、氯碱龙头企业中泰化学、煤化工龙头企业华鲁恒升均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上行、海外能源价格大幅下行。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