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新能源需求引领,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

王聪 2021-11-15 14:56:41

首次覆盖,给予行业“增持”评级。短期的供不应求加上技术与产品覆盖度的不断完善,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有望充分受益新能源应用的爆发,实现长期持续成长,无论IDM还是Fabless都有机会,给予“增持”评级。推荐士兰微(600460.SH)、斯达半导(603290.SH)、华润微(688396.SH)、宏微科技(688711.SH)、闻泰科技(600745.SH)、新洁能(605111.SH)、扬杰科技(300373.SZ)、捷捷微电(300623.SZ)。


需求:电车及光伏是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主动力,核心需求在国内。“碳中和”背景下,国内新能源行业迎爆发式增长。电动车来看,IGBT和MOSFET是汽车电动化核心功率半导体,国内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出货40%以上;光伏来看,IGBT在逆变器中成本占比超10%,国内逆变器厂商占全球出货60%以上;经测算,202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的IGBT需求有望达到180亿人民币,市场空间巨大。此外,未来碳化硅产业链亦将受益于国内新能源需求拉动。

供给:国内厂商技术及产品覆盖度提升,部分已有车规产品出货。历经多年发展,国内厂商在设计、代工、模块封装环节均有突破。


MOSFET来看,器件结构及产品覆盖度差距与国际厂商逐步缩小,大部分已掌握沟槽和超结技术,部分MOSFET产品已通过车规认证;

IGBT来看,国内厂商工业及消费市场拓展顺利,部分车规级产品电学性能也已与海外相当。此外,诸多IGBT模块厂商具备单面液冷封装能力,未来有望充分受益新能源汽车爆发。

碳化硅来看,虽然衬底及器件目前海外份额高,但国内资金投入力度大叠加布局全面,未来有望缩小差距,把握第三代半导体赶超机遇。


复盘:本轮缺货恰逢国内技术成熟及产能释放,产业链机会明显。复盘历史,我们认为行业缺货是国内功率半导体厂商完成客户导入的重要契机,但受限于过往技术差距大及产能体量小,国内厂商在前两次缺货周期中整体进展尚不显著。


本次缺货,恰逢国内部分细分中高端产品技术成熟及代工产能在2020-2022年的显著释放,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机会大。技术来看,MOSFET及IGBT与海外厂商差距缩小;产能来看,国内功率半导体代工产能(华虹,中芯绍兴,积塔及IDM厂商华润微、士兰微)在缺货周期不断释放。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有望在本轮缺货中完成中高端客户的导入并实现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带来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