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运营】降本诚可贵,转型价更高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与市场普遍认知不同,我们认为当前阶段火电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燃料成本下行带来的盈利修复(价的持续性弱),而在于火电的电源侧消纳优势强化新能源成长确定性(量的持续性强)。推荐火电转型标的:国电电力、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大唐发电,受益标的华润电力、中国电力、粤电力A、穗恒运A。
资产负债表视角:能源转型开启火电新一轮扩张周期。以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离”为起点,火电行业的资产扩张经历了四大阶段:(1)2003~2007年:发电集团成立初期,高速扩张;(2)2008~2016年:电力需求放缓,扩张降速;(3)2017~2020年:供给侧改革叠加降杠杆,扩张意愿低迷;(4)2021年至今:能源转型驱动新一轮扩张。我们的复盘结果显示,火电行业在资产扩张期享受可持续的估值溢价。当前政策方面,“双碳目标”成为推动电力行业转型长期主线;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新能源是电源侧投资的主要方向,是资产长期扩张的核心;供需方面,新能源本身无法弥补高峰期电力平衡的缺口,火电作为主要可控电源,配套投资有望提升。
火电转型新能源,电源侧消纳优势扩张。在能源转型框架下,电网建设滞后:“十三五”后半段电网建设投资增速转负;2021年电网投资同比仅+1.1%,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电网建设周期较长、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新能源消纳压力或将持续(2022年1~8月全国累计弃风率3.7%,同比+0.5 ppts;弃光率1.9%,同比持平)。火电的电源侧消纳优势成为其获取新能源增量项目的差异化特性,火电转型公司成长性强于纯新能源公司。从当前部分省份及大基地新能源配置结果看,火电转型公司获取新能源项目渐入佳境。
火电装机加速,但未来落脚仍在新能源。我们认为,“十四五”电力供需形势持续偏紧,火电在保障能源安全、支撑新能源转型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详见我们2022年8月的深度报告《需求波动放大,电力紧平衡背景下价值彰显》)。我们观察到政策对于火电装机的态度转变,近期火电项目核准、开工提速趋势明确;但我们认为在能源保供和能源转型为核心矛盾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详见我们2022年3月的深度报告《保供背景下的转型机遇》),火电价值实现并非在于火电本身的装机规模提升,而是主要落脚在配套新能源的增量发展空间。
风险因素:用电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进度低于预期,上网电价低于预期,煤价涨幅超预期,电力市场化推进低于预期等。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