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运营】顶层设计呼之欲出,市场交易颗粒度细化

于鸿光 2022-11-28 18:00:00

投资建议:维持公用事业“增持”评级,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推进,电能的时间价值有望兑现,推荐具备调节型电力资产的龙头公司:(1)火电转型:国电电力、华能国际、申能股份,受益标的华润电力、中国电力;(2)水电:长江电力、川投能源、华能水电、国投电力;(3)综合能源:南网储能,受益标的林洋能源。


事件:国家能源局起草《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电力现货起步阶段,作为电力市场补充,未来占比有望提升。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电力;2017年和2021年分别启动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电力现货试点建设工作,各试点省份陆续出台各自交易方案;2022年以来政策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国性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有望尽快推出。目前现货交易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占比较低:以首批试点之一广东为例,2022年1~6月,现货交易电量38.2亿千瓦时,占市场交易电量2.7%,占广东全社会用电量约1.0%,我们预计总体现货占用电量比例或低于2%。随着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明确,电力现货占比有望持续提升。电价方面,用电旺季平均现货交易电价或提升明显,例如山西、广东、山东2022年8月,现货电价分别上浮46%、42%、16%。现货交易价格发现功能凸显,在电力供需紧张背景下,具备调节能力电源的电价有望抬升。


电力现货推进方向明确,市场交易颗粒度细化。本次政策与2022年5月《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保持一致,进一步明确现货市场构成(包括日前市场、日内市场和实时市场)、电价机制(现货市场交易采用边际电价出清)、交易结算规则、现货市场建设步骤等核心规则细节。本次政策明确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明确各类参与主体范围和以及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等主体权力义务。此外,重视现货市场与其他市场机制的衔接,包括:中长期市场(约定中长期交易的分时交易曲线)、辅助服务市场(加快辅助服务费用向用户侧合理疏导;通过现货市场满足系统调峰需求的,不再设置并行的调峰辅助服务品种)、容量补偿机制(结合实际需要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我们认为本次顶层现货市场规则出台,有望加快非试点省份现货市场建设,完善试点省份现有机制,为未来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奠定基础。


风险因素
:用电需求不及预期,上网电价低于预期,电力市场化推进低于预期等。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