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PPI-CPI:穿透涨价的迷雾领略消费的蜕变

陈显顺 2021-11-11 15:50:00

市场认为:PPI向CPI的传导的关键因素在于需求,而本轮大宗商品及农产品价格的上行主要受制于供给层面的因素,因此传导能力偏弱,2022年消费行业整体的行情仍然偏向于谨慎。


我们认为:当前中游行业竞争格局已与2016-2017年不同,消费行业供给端的变化值得重视,由此导致PPI向CPI的传导超预期,进而推升全面行情。2017年以后,中游基本完成行业出清,猪瘟、疫情以及消费者对于消费品质的追求使得在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各个细分行业龙头份额实现不断扩张。从财报当中来看,体现为现金流更稳健、无息负债上升对上下游议价能力的增强以及行业CR3/CR5的提升。


复盘PPI-CPI的三轮传导:分别为2007-2008年中,2009-2010年以及2016-2017年。其中2007-2008以及2009-2010的两轮当中呈现出PPI与CPI近乎同步变化,传导机制较为顺畅,其原因为当时的经济增速快,主要为需求驱动,自2012年之后CPI与PPI之间开始出现明显背离,2016-2017年PPI向CPI的传导机制受阻。背离原因有三:1)其一,随着我国经济跨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开始出现明显提升,由此带来原材料成本占比降低。其二,政策以及海外定价等因素对于上游价格扰动,由此带来价格产生一定的扭曲;其三,此前中游竞争格局分散,承担了较强的上下游成本压力,延缓了价格传导,而随着中游制造竞争格局的改善,其在2016-2017年的延缓效应被大幅削弱。


本轮PPI的上行主要推升力量在供给端,2022年CPI超预期的推力点在猪肉价格超预期上涨与消费行业竞争格局改善。2021年来我国PPI破10%,与此同时整体需求端动能仍然较为缺乏,社零疲软。但2022年CPI超预期两大核心关键:其一,猪肉价格的反弹将推升整体的禽肉价格,从而推升2022年通胀水平。其二,许多消费的细分行业在2017年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其相对于上下游的议价权正在不断上升,由此我们看到即使在需求复苏尚未明确的背景下,乳制品、调味品等行业已经开始了一轮提价潮,而供给端逻辑未被市场足够重视。


从微观财报视角来看,其一: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同比上升,且经营性净现金流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持续攀升。其二,从资产负债率的角度,自2017年以来整体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的无息负债上升,而与此同时有息负债率有所下滑。其三,从二级行业CR3/CR5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消费行业整体呈现出攀升的趋势。


基于CPI超预期的主线,消费行业正在逐步迈出预期底部。结合财报层面的细分行业表现,我们推荐:1)直接受益于产品涨价的板块:种植业、畜牧养殖业。2)竞争格局较优或边际改善明显,未来有望持续转嫁成本甚至提升毛利率的行业:白酒、啤酒、乳制品、调味品龙头、纺织服装等。3)当前景气度较低,但预期有望反转且竞争格局改善的整车、汽车零部件、酒店旅游以及小家电行业。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