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零售】眼镜市场千亿规模,近视防控赛道加速崛起
中国近视人群基数庞大催生千亿市场规模,龙头制造商份额较高但零售商较分散。1)中国视力问题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8.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8.2%,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2.7%,近视人群基数庞大;但镜片人均支出金额、人均购买量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国内树脂镜片产值到2025年望增至136.24亿元,按零售端计约545-681亿元,整镜市场规模望突破千亿元;3)国内镜片制造龙头份额较高,按销售额计CR5为64.6%(外资超50%),万新8.5%、明月6.1%位居三四(依视路、蔡司位居一二),按销量计CR5为51.7%,万新15.1%、明月10.4%位居一二;零售商份额较分散,宝岛、博士等居前。
蔡司、依视路、豪雅为全球三大巨头,国内明月、万新等正加速崛起。1)蔡司、依视路均成立于19世纪中期,穿越超长周期印证眼镜/视光学是可选中的必选消费,依视路合并陆逊梯卡整体实力再上台阶,2020年营收1037亿元/净利润62亿元(均为人民币),蔡司营收107亿元(全集团超700亿元)/净利润9.8亿元;2)豪雅源自日本,创立于1941年,2020年营收规模达326亿元/净利润75亿元;3)国内明月、万新、康耐特等正加速崛起、国产望形成替代;明月镜片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实力,产学研/全产业链/营销网络等优势突出,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1亿元增9.8%,归母净利0.55亿元增46.4%。
政策力度增强、技术升级推动近视防控发展提速,防控镜片或是最优细分赛道。1)近视防控主要针对儿童青少年,我们粗略测算国内整体市场规模约838亿元(基于在学假设、全部口径计算下约1361亿元);2)政策力度支持近视防控明显增强,三大赛道为角膜镜、防控镜片与低浓度阿托品,防控镜片从性价比、方便程度等角度看或是最优赛道,当前渗透率不足4%;3)龙头公司纷纷发力防控镜片,技术路径已从调节理论进至周边离焦再至微透镜,迭代升级仍在持续。
多方角逐近视防控镜片市场,技术与性价比催化品牌心智建立,受益明月镜片、博士眼镜等。1)蔡司成长乐采用周边视力控制技术,第一代有效率达30%,正推进第二代;2)依视路、豪雅采用微透镜,有效率分别达67%、60%;3)内资品牌快速成长,明月轻松控采用高非球微透星控技术,微透镜数量更多且更耐磨,采用PMC超亮视物更清晰,更贴合国人需求,PRO价格较外资低25-30%;万新、康耐特、伟星等均推出各自产品。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近视防控赛道竞争日趋激烈,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电商冲击等。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