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专题:底仓拖累打新基金表现,Q1收益有限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021-04-27 15:00:00

2021Q1打新市场收益下滑,但公募基金并未出现撤出迹象:根据国君新股研究团队的打新基金五原则筛选方法,我们筛选出了目前混合型基金中的672只打新基金,这些基金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了5165亿和3987亿,对应平均单只基金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是7.69亿和5.93亿。打新基金的产品数量环比仍有5%左右增加,但是单账户规模在出现了小幅下滑,特别是净资产下滑超过10%。总体来看股票占比相对稳定,维持在20-25%,债券占比在65-80%,股票市值的中位数在1.38亿,打新基金总体还是维持了低风险特征的股票底仓,基本是为了满足沪深各6000万的底仓要求,甚至部分基金出现了单边打新的迹象。

单产品5-10亿仍是打新基金规模主流,2021Q1收益维持在0.5-1%:在我们筛选出来的672只打新基金中,规模在5-10亿之间的基金占比44%,其次是2-5亿规模打新基金占比39%,体现出了打新收益下滑以后5亿内的基金开始又重新受到市场的追逐。从收益的角度来看,2021年Q1的打新基金整体收益维持在0.5-1%,以5亿规模的双边打新基金产品为例,考虑到80%的入围率和实际规模损耗,Q1打新收益贡献大约在1%,但是2021Q1股票底仓亏损大约在0.5%,底仓拖累了打新基金的整体表现。2021Q1虽然IPO发行家数同比翻倍,但是由于参与账户数量的持续攀升,导致整体2021Q1打新收益低于预期。

IPO保持高节奏,一季度发行新股100只,合计募资金额761.30亿元:虽然2021年暂缓推行全面注册制,但IPO发行节奏同比翻倍。分版块来看,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分别发行31、36、33家,分别募资236.65、334.17、190.48亿元,平均募资金额分别为7.61、9.28、5.77亿元。2021年一季度新股发行速度较2020年同期大幅加快,但募资总额有所降低。

打新基金Q1出现了明显调仓行为,减持食品饮料+增持银行:打新基金产品中仍港股的踪迹,也出现了增配H股现象,其中持有港股个股最多的分别是腾讯、中国神华和中国移动。其次在打新基金的持股中基本上沪市市值多于深市20%,体现了沪市单边更加受到打新客户偏爱。从增持行业来看,打新基金一季度主要增持了银行股,从减持行业来看,打新基金减持了食品饮料和电气设备类个股。从具体的行业分布上,银行、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仍然稳稳占据前三,排名前五重仓个股为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五粮液和万科A,抱团持仓情况仍然相对集中。

风险因素:IPO发行节奏不及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IPO专题:底仓拖累打新基金表现,Q1收益有限》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