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专题】执成长之牛耳
北上资金的领先与制胜:更加关注高盈利弹性与成长性。从投资偏好来看,成长性关注度提升,一方面,科技成长行业净流入数量边际抬升;另一方面,在ROE稳定偏高的倾向下,更加关注EPS同比高增标的,反映了从投资的角度,高盈利弹性EPS与成长性g兼具的特征成为当下股票投资的核心风格。从选股与投资收益能力来看,前瞻性极强。其中,2020Q1~2021Q2,“北上20-同步”组合累计超额收益率达230%,Sharp Ratio达5.61,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
总量与结构维度:持股规模创单季度新高,超配消费与新能源。1)从总量视角来看,2021年Q2北上净流入1237.69亿元,持股规模创单季度新高,达到2.6万亿,占流通A股3.79%。得益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强以及A股市场表现,Q2北上合计持有A股规模达2.6万亿元,较Q1末上升2660.22亿元。广义口径的境外机构与个人持有股票资产规模有望达到3.7~3.8万亿元,约占流通A股市值的5.4%左右。2)从存量结构来看,超配消费与新能源。北上投资者持有行业Top5分别为:食品饮料4105.75亿元(15.63%)、医药3206.46亿元(12.21%)、新能源2602.30亿元(9.91%)、银行2062.30亿元(7.85%)、家电1794.40亿元(6.83%),前五大行业持仓规模占比达到52.44%,持仓分布仍相当集中。相比于自由流通市值的标配比例,北上投资者Q2非常鲜明地超配消费与新能源,其中食品饮料超配5.31%,家电超配4.59%,新能源超配3.21%,医药超配2.88%,消费者服务超配1.32%。
边际配置行为:加仓科技成长与周期。Q2北上投资者净买入科技、周期、消费、金融分别为468.24亿元、395.17亿元、214.11亿元、177.98亿元。从持仓占比变化来看,科技成长持仓占比从Q1的19.45%上升至Q2的23.19%,消费从Q1的44.94%下降至Q2的42.59%,金融从Q1的13.81%下降至Q2的12.46%,周期从Q1的21.71%小幅下降至Q2的21.61%。不同于边际配置行为的净买入差异,北上投资者Q2大幅增持周期但持仓规模并未出现明显上升,反而较Q1边际小幅下降,这意味着投资者存在再平衡持仓占比的可能。
新的线索:配置型外资重配科技,布局超跌消费,周期流入放缓。通过划分不同托管类型的北上投资者的A股配置行为,可以看到:1)配置型投资者,主要净流入科技与消费板块,尤其在自2020H2卖出消费以来,2021Q2开始重新买入消费。同时,自2020H2流入周期后,2021Q2周期流入开始放缓。2)交易型投资者,主要净买入科技与金融板块。值得注意的是,配置型投资者已开始净流入部分超跌的消费板块,反映出此前成本受制预期边际缓和的板块再次回归投资视野。
后市展望:北上增量空间打开,助力行情延续。在不确定性逐步落地+无风险利率下行组合下,Q3海外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流入A股。行业配置上,紧扣分母驱动,聚焦中报盈利,掘金科技成长与新兴消费。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执成长之牛耳》,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