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日本如何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021-08-30 11:00:00

日本是战后少数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贫富分化过大的经济体,得益于其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三支箭”实现了“共同富裕”:


1)第一支箭:提高劳动生产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期是日本政府和私人资本存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且没有以牺牲资本产出效率为代价。

2)第二支箭:缩小贫富差距。一是通过“乡村振兴”法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二是通过再分配措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打造“一亿总中流”。

3)第三支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建成“全民皆保险、全民皆年金”的全覆盖社保体系。


当下的中国与1960年的日本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之处,倍增计划依然是我们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1)从人均水平来看,当前中美差距比1960年的日美差距更大,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仍是迈向“共同富裕”阶段的首要任务;

2)当下中国与1960年的日本所处的人口红利阶段不同,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3)当下中国的内需潜力远高于1960年的日本,具备实现“内循环”的天然优势。


浙江共同富裕方案提出“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结合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三支箭”,我们认为“双倍增”和“三支箭”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路径,也代表了中国未来的机遇。


1)“双倍增”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次“翻番”目标一脉相承,背后是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对分好蛋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一是围绕城市群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释放“工程师红利”提高高科技产业的比重。

3)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一是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将城乡收入倍差降至2以下;二是通过税制改革和转移支付等手段降低基尼系数。

4)在完善社保体系方面,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从全球经验来看,人均GDP在5000-2万美元之间是政府社保支出增速最快的时期,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条件。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报告《日本如何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